中国宣教史之源
作者:何俊明
一八零七年,基督教宣教士马礼逊受英国伦敦会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差派,离开英国,渡过太平洋,来到中国,开展传教工作。当年是清嘉庆十二年,即鸦片战争前三十三年;也是美国立国后三十一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前八年。那日距今已快二百年了。马礼逊来中国宣教,一般被称为基督教入华之始。但在此之前,福音曾先后三次传入中国,可惜在前三次中,福音均无法在中国植根。
福音于唐朝第一次传入中国,当时称为景教。景教得到当时的君王接纳,且发展兴旺,可惜当武宗灭佛时,景教也受到牵连,不久即逐渐式微。
第二次于元朝时传入,当时称为也里可温,得到不少蒙古人及洋人的接受,当蒙古人被逐后,也里可温随着消失。
第三次由天主教修士于明末传入,这些修士不但将福音传入,而且在朝廷任高职,甚得皇帝的信任,因着教难及礼仪之争,他们也无法在中国植根。
马礼逊是第四次将福音传入中国,从此福音开始在中国植根,而且开花结果,更不断蓬勃发展。
这近二百年来,中国的基督教史,可以分为四段时期:即沿岸宣教期(1807-1860)、内地宣教期(1861-1900)、教会发展期(1901-1948)、及大陆教会和海外教会发展期(1949至今)。
一. 沿岸宣教期(1807-1860)
当马礼逊来中国宣教时,大清王朝的国运己开始走下坡,然而赫赫天威仍存在,起码在十九世纪首四十年内,即鸦片战争之前,满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仍以「朝贡制度」的精神与观念为主,绝不看其它国家与中国平等,而是要求四方各国齐来朝贡。在对外贸易上,天子念在各国的温顺称臣之下,特别允许开放广州一个口岸可以 进行贸易,但对于外来商人在中国的住与行极其严格限制;对于外来的宣教士,其限制尤其严格。
因着种种原因,当时在中国工作的宣教士约有五十名,他们只设立了廿二个布道所,信徒约三百五十名,信徒多是文盲,后来才有知识分子加入。不过,宣教士在这段时间中学会中文,了解中国风俗文化,翻译好圣经,对未来的宣教事工有莫大的益处。
二. 内地宣教期(1861-1900)
这段时期以中国与英、美、法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始,到庚子教难及八国联军侵华为结束。满清政府一再战败,割地赔款不断,签订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中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商口岸,宣教士也如其它外国人一样,得到大清的保护,也可携带家眷在中国居住。天津条约(1858)更批准外国人仕持护照者,可来往内地。北京条约(1860)更准许外国人在中国购地,于是兴起内地宣 教。
在这段期间,最具特色及发展最快的要属戴德生的中国内地会。当时在华宣教的团体达一百三十多个,来自英、法、美、德、挪威、瑞典、加拿大等国。宣教士人数已达二千人以上,而中国籍的传道人士也在一千六百人以上,他们的宗派背境包括圣公会、长老宗、浸礼宗、公理宗、信义宗、监理宗、及其它宗派。信徒人数达112,800人。
三. 教会发展时期(1901-1948)
这五十年基本上是不平静的时代,先后有辛亥革命、国民党北伐、中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掌权等大事。然而,中国却在这五十年间,经历不少改革。
在外交方面,因着满清政府软弱无能,中国兴起了多方面的改革自强,西方帝国主义终于认清中国人民不可侮,于是改为以经济压迫;但因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国家为了要争取亚洲盟友,于是纷纷主动要与中国合作,于是在一九三四年废除以往的不平等条约。
在种种政治及社会的改革下,基督教也在中国蓬勃的发展。西方宣教士在庚子教难之后,曾痛定思痛地虚心检讨,改变过去那种带有侵略性的传教方法及态度,而且往往在其母国的对华政策上伸张正义,于是改变了中国人认为宣教士靠着炮舰进入中国的观念。而中国基督徒也认清了唯有在自立、自养、自传的原则下,中国教会 才会有发展。经过前后三次(1877,1887,1907)基督教全国大会后,于1922年终于成立中国基督教协进会 (National Christian Council),会中选出一位华人总干事, 另华人及西人副总干事各一位,主力推动中国教会本色化。同时亦举 出九条关于『本色化』的意见。
四. 大陆教会及海外教会发展期(1949至现今)
共产党掌权后,就全面推行驱走外来宣教士的计划。此计划由1951开始,至1953年,所有外来宣教士都离开中国,有些到了台湾,也有些到东南亚各地继续其宣教事工。
虽然宣教士被赶走,中国教会要学习自己面对问题,但神早在共产政权来临前,已安排了王明道、宋尚节、倪柝声三位作了预备工作,虽然教会在大患难中,教会仍然发展。据保守的资料来源,目前中国基督徒的人数近七千万,而且仍在发展中。教会也开始学习参与差传事工,据闻在某一地区,有超过一万人已准备好要到国外宣教。
在海外的华人教会,因着移民及留学生的缘故,海外华人的数目已增加至约六千万,信徒人数约有三百五十万,教会超过八千间。在这些海外华人教会中,约有超过百分之二十教会已参与差传事工,目前已差派了约一千名宣教士,分别在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六十多个不同国 家工作。
华人教会参与差传事工,仍属起步阶段,但华人教会及信徒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作得更多及更好,但愿在这福音接力赛中,华人教会能承接这一棒,将福音向中东方向传开,使在10/40之窗内众多未得之民得闻福音,使主的日子早日来临。
(作者为华传创始人之一,现为东南亚宣教工场主任,驻守南韩世界宣教神学院)
'중국의 기독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스크랩]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秋石) (0) | 2009.05.26 |
---|---|
[스크랩] 为什么要钻研“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叶小文) (0) | 2009.05.26 |
[스크랩] 中國少數民族及宣教策略分析 (0) | 2009.05.26 |
[스크랩] 傳教士對中國近代教育的貢獻 (王忠欣) (0) | 2009.05.26 |
[스크랩] 21世紀初的中國宣教策略 (0) | 2009.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