중국의 기독교

[스크랩] 21世紀初的中國宣教策略

수호천사1 2009. 5. 26. 01:44

21世紀初的中國宣教策略


2001-2010年中國74萬個農村和666城市的宣教策略分析

Title:China Mission Strategies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n analysis of the Mission Strategies of the 740,000 villages and the 666cities in China in the 1st decade of the 21 Century.


講員:黎業文牧師(中華神學院研究院教務主任、中華聖經全球課程中心總幹事)
Speaker:Rev. Dr. Thomas Lee Yip Mun (Dean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a Bible Seminary, Director of China Bible Global Learning Institute/echinabible.com)


經文:太9:35-38;28:16-20

引言:神愛中國人(解放後的中國教會歷史)

Ⅰ. 74萬個中國農村分析

A. 2400個縣中的74萬個農村和福音現況
B. 2001-2010年的農村宣教策略
1. 農村教會的結構
2. 農村教會的傳道人
3. 農村教會福音需要

Ⅱ. 666個中國城市分析

A. 666個城市的發展和福音現況
B. 2001-2010年的城市宣教策略
1. 城市教會的結構
2. 城市教會的傳道人
3. 城市教會的福音需要


21世紀初的中國宣教策略 

2001-2010年中國74萬個農村和666城市的宣教策略分析

Title:China Mission Strategies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n analysis of the Mission Strategies of the 740,000 villages and the 666cities in China in the 1st decade of the 21 Century.

講員:黎業文牧師(中華神學院研究院教務主任、中華聖經全球課程中心總幹事)


經文:太9:35-38;28:16-20

  新約(馬太福音)有兩段經文清楚的講到“福音的使命”,都是出自耶穌的。

一.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病症。」(太9:35-38)


這裏有三樣東西:


1. 走遍各城各鄉。是「走出去」這動詞/動作。耶穌親自走出去到各地方去。走去什麼地方呢?耶穌居住城市的附近「各城各鄉」。


2. 宣講天國的福音。「福音」就是好消息,「天國」就是神的國度,因此是傳講關於神拯救罪人的好消息。用宣教學的字眼,這是聖經所講的「傳福音的使命」(evangelistic mandate)。


3. 醫治各樣的病症。相信這是一個概要的講法。從耶穌所作的工作中,我們知道他按著當時社會人仕的需要有趕鬼、醫病、行神蹟等等,用宣教學的字眼,這是聖經所講的「文化的使命」(cultural mandate)。

二.「所有,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8-20)

    首先,耶穌先向門徒肯定他所擁有的權柄:「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所以」 才命令門徒這宣教的使命。這宣教的吩咐中有三個特別的動詞,都是以分詞

(participle) 形態出現:

a. 「去使他們作門徒」(go, making disciples)。
b. 「施洗」(baptizing)。
c. 「教導」(teaching)。

在希臘文,分詞皆含有繼續性的意思。這繼續性的工作是「直到世界末了」。 指耶穌再來的那一天。

引言:神愛中國人

基督教四次進入中國

1. 635-879 AD    唐朝景教(涅斯多流派)傳入中國。
    (1279 AD,景教(也里可溫教)隨蒙古人統治中國而再次傳入。)
2. 1289 AD        天主教方濟各會傳教士孟德高維諾抵華。
3. 1583 AD        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羅明堅抵華。
4. 1807 AD        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來華。 
    (1854 AD,戴德生到中國,後創立中國內地會。

四次國內宣教運動

1. 1877年          教會與差會在中國召開第一次全國宣教大會。 
    (1890 AD,召開第二次全國傳教大會,全國有宣教士1296名,華籍傳道人也有1657名。)

2. 1918年          華人教會領袖發起「中華國內佈道會」,是第一個華人自組的差傳會。差會差派傳道人到雲南佈道,開展邊疆的佈道工作。

3. 1929-1934年    推行“五年奮進佈道運動”,這個運動的目的是改變教會的弱勢,使信徒靈命進步,信徒人數在五年內增長一倍,這運動簡稱“五年運動”。


4. 1946-1949年    “三年奮進運動”,信徒增至八十三萬(834909人)才1949年)。堂會增加到六千五百多間。


以下是一些統計數據。我要說,中國的統計數據比較混亂,因為中國年鑑、中國統計年監、人民日報也提供不同及混亂的數據。另外,關於中國的教會,中國的 三自教會和海外不同的機構也提供不同及混亂的數據。因此所有的數據只能作為一個大約的參考,,

Ⅰ. 74萬個中國農村分析

A. 2400個縣中的74萬個農村和福音現況 我們不知如何統計「農村」的數目。約可按以下數據估計:

1. 全國「村民委員會」有74萬個(1998年)。是否是每一個農村有一個「村民委員會」呢?也有一些農村分南北村,有兩個「村民委員會」。我們假定,即使分南北村,也算2個農村,各需要有一個教會。農村戶數有2.3億戶,平均每個農村有320戶(平均每戶4.3人)。 農村人口有8.7億人,平均每個農村有人口1173.8人。

2. 全國有2126個縣和437個縣級市(總共是2563)。平均每一個縣有288.7個農村。

3. 全國有「農村建築隊」45292個(1998年) (每隊服務16.3個村?或者說只有 45292個農村足夠大而有能力組成農村建築隊。如果是這樣,其他的農村可能只算是“小農村”)
→基本的統計,中國的農村有74萬個,每個平均有320戶,平均人口1173人。 

    按照兩會負責人在1997年7月北京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自1979年大陸重開或新建的教會有12,000所,其中新建教堂佔64.3%。平均每兩天重開或新建3所以上的教堂。此外,還有約25,000個聚會點分佈在各地,尤其在農村地區。加起來約有開放教會37,000所。

    相信25,000個聚會點是在農村,因此大部份的農村沒有公開的教會。保守的估計,家庭/沒登記教會約是公開登記教會的4倍或5倍,那沒登記的家庭聚會約有120,000間。相信這些教會多數是在農村。

    (12,000 + 25,000 + 120,000 = 157,000間教會) 
    1997愛德基金會在其出版物《Annity News Service》上報導大陸有基督徒 1,000-1,400萬。「中國研究中心」估計多5倍,是7000萬。
 

B. 2001-2010年的農村宣教策略

1. 農村教會的結構

    學者相信農村教會的興起有兩條路線:(梁家麟:《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會》香港:建道,1999。)

1. 早在1949年之前的農村教會,開放後繼續擴展增加。

2. 開放以後,在不同的農村“自發”興起的。 這些農村教會多以「家庭教會」形式出現,一般人數只有 50-150 人之間。如果我們取一個中間數,平均 100人。 以上統計平均每個農村有人口 1173.8人,那即使有農村有教會,那基督徒約佔 11.73%。 我們估計中國(登記及沒登記)的教會現在(2000年)有 160,000至 180,000間之間,如果有80%是在農村,那農村教會有 128,000至 144,000間之間(平均 136,000間,或信徒 100 ×136,000 = 13,600,000信徒)。

    如果預算十年後,大約在2010年:
 
1. 增長1倍,那教會約有 350,000間。

如果農村教會到時佔 67%(10年後農村人口少了 13%)。那農村教會將有 234,500間。10年內在農村建立 234,500- 136,000 = 98,500間教會。 增長2倍,那農村教會將有 500,000間。 如果農村教會到時佔 67%(10年後農村人口少了 13%)。那農村教會將有 335,000間。10年內在農村建立 234,500- 136,000 = 199,000間教會。

2. 農村教會的傳道人

按東北黑龍江省某縣(這個縣有 152 個農村,81個農村有教會,有 134位

傳道人):
已婚=97(72%) 男=54(40%) 小學=4(3%)  20歲以下=8(6%)  無業=30(22%)
未婚=37(28%) 女=80(60%) 初中=69(52%) 20-30=37(28%)  農民=83(62%) 
                      高中=58(43%) 31-40=63(47%)  商人=1(1%) 
                      大學=3(2%)  41-50=23(17%)  工人=20(15%) 
                       50以上=3(2%)

a. 農村教會的傳道人一般只有初中和高中程度(52% + 43%)。
b. 農村教會的傳道人年齡在 20-40 之間(28% + 47%)。多數已婚(72%)。
c. 農村教會傳道人多數是農民(62%)。
d. 農村教會的傳道人男女參半(女 60%,男 40%)。
e. 相信農村教會傳道人多數出自「培訓班」。極少數受過正統神學訓練。  
   →農村教會的傳道人需要更多的神學裝備。

3. 農村教會的福音需要

 農村人口,  1998年 = 86868 萬人     
                   2010年 = 77000 萬人(預算)

如果(按以上估計),至2010年農村有 234,500間教會,那等於3283/2298 人
有一間教會。如果每一間教會平均 100人,那農村只有 3%/4.3%信徒。 

    據所知,陝西、河南、山東、黑龍江省的家庭教會在1997年已推動「空白村策略」。盼望有一天中國每一個農村都有教會。如果「空白村策略」要在2010年達到,即是 740,000間農村教會,那740,000-234,500/335,000 (2000年農村教會數目) = 505500/405,000間。 
      → 平均每年建立 50,550/40,500間教會。


Ⅱ. 666個中國城市分析

A. 666個城市的發展和福音現況

根據中國建設部的統計(人民日報 2000年1月6日),截至1999年底,中國城市數量已增加到666個。其中,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個,人口在50 萬至100萬的大城市有43個,人口在20萬至50萬的中等城市有192個,人口在20萬以下的小城市有40多個。

    有一些地區也形成了“城市群體”,例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遼寧半島、京津唐地區。這些地區都是經濟迅速發展的地帶。 1998年城市人口有 37942萬(等於全國 124810萬的30.4%,農村86868萬人,69.6%) 人民日報(2000年1月7日)報告說,中國城市化進程在21世紀初將迅速加快,到2010年,中國城市人口將達6.3億(預算2010年中國有14億人口),城市化水平將提高到45%(也就是說城市面積或其影響力將達半個中國那麼多)。
→ 可見中國未來的福音工作策略,除了關注農村的需要,也不可忽略住有另一半人口的城市。、按1997年兩會的報告,在中國城鎮有12,000間教會/教堂,其中新建教堂佔64.3%。平均每兩天重開或新建3所以上的教堂。那2000年將會另外增加 1500間(12,000 + 1500 = 135,00間) 相信這些“重開或新建”的12,000間教會是在城市和鎮裏。中國有19,100個市鎮(666城市 + 18434鎮)。那大約還有7100或以上個鎮還沒有公開的教會(一些城市有多過1間公開教會)。

B. 2001-2010年的城市宣教策略

1. 城市教會的結構估計2000年在城鎮中有公開教會13,500。(見以上統計) 我們相信城鎮中還有許多沒有登記的家庭教會。以5倍算,那城鎮中的家庭教會是2000年 13,500 ×5 = 67,500個。

    相信城鎮中的教會分成三種類:

1. 666個城市中公開的“大型”教會(500-2000人/平均1000人)。 估計每個城市2間 ×666 = 1332 ×1000人(平均) = 1,332,000信徒。
2. 鎮中公開的“中型”教會(200-500人/平均350人)。 13,500-1332 = 12168 ×350人(平均) = 4,258,800信徒
3. 城市和鎮中沒有登記的家庭教會(50-250人/150人)。67,500 ×150人(平均) = 10,125,000人。 
  → 城鎮信徒有15,715,800

2.城市教會的傳道人

按浙江省某鎮(74位傳道人):

 已婚=20(27%)  男=55(73%)  小學=0        20歲以下=0    無業=17(23%)
 未婚=54(73%)  女=19(27%)  初中=29(39%)  20-30=35(47%)  農民=4(5%)
                          高中=34(46%)  31-40=18(25%)  商人=14(19%)
                          大學=9(12%)  41-50=9(12%)  工人=39(53%)
                          神學院=3      50以上=12(16%)

a. 城市教會的傳道人一般有高中程度(46%,初中39%),大學也不少(12%)。
b. 城市教會的傳道人年齡在20-30之間(47%)。多數未婚(73%)。
c. 城市教會的傳道人多數是工人(53%)。
d. 城市教會的傳道人以男居多(73%)。
e. 相信城市教會傳道人多數出自「培訓班」,但是也有極少數受過正統神學訓練。
→ 城市教會的傳道人需要更高的神學裝備。

3.城市教會的福音需要
   
    城市人口將從1998年的3.8億增長至2010年的6.3億。12年增長了66%。每年平均也有5%的增長。    我們的挑戰:6.3億的人口需要多少間教會?     如果是平均1000人1間 = 630,000間。  以現在的13500 + 67500 = 81,000間,要增加777%(10年增加7.8倍)。


Ⅲ. 一個整全的宣教策略

    這是我個人的看見和建議。

A. 三個宣教策略;

 

由海外至中國、由城市到農村、由農村至農村由海外至中國:海外教會繼續以中國為一個宣教工場,派遣宣教士進入中國宣教:參與傳福音、建立教會、牧養信徒、培訓傳道人、提供屬靈資源(屬靈書籍、神學工具書、佈道資料、主日學資料等等),甚至是金錢上的支持。(我和我的兩個中國福音機構已在上一年時決定再繼續多10年(至2010年)專注中國的福音工作)。(我的盼望是10年以後,中國教會在傳福音和經濟上能獨立起來,到時海外教會可以專注提供更高的神學教育)

由城市到農村:

 

許多城市教會的規模並不小,是時候教導城市的教會開始差傳的工作。盼望把這異象傳遞,鼓勵城市教會支助農村教會,也向其他農村作差傳工作。(已經有許多城市的教會在過去有向農村差傳,例如:溫州、上海、廣州、昆明、烏魯木齊、包頭等等城市教會向更遠的農村差傳宣教士。)

由農村至農村:

 

過去神興起了許多農村的傳道人。這些傳道人不只是在本村牧養教會,也向附近的農村傳福音。一些甚至到更遠的地方去。農村的傳道人更加能吃苦,能走更遠的路。

B. 兩個神學培訓:

 

系統的神學教育、平信徒神學培訓

系統的神學教育:

 

雖然現在中國已有十八間官方承認的神學院,但是所訓練出來的神學生大大的不夠用。農村的教會過去二十多年從來沒有停止過訓練傳道人。但是,有系統的神學教育,例如:神學學士、神學碩士的水平的課程並沒有。主要的原因相信是神學院設備和講師的水平問題。在這方面,海外的神學院可以支助中國的

神學教育:

 

有系統地推展神學教育,另外,也有系統地栽培一些質素好的傳道人成為未來的神學講師。(我們要求有更多海外神學院的講師進入中國,提供更高質素的神學教育。我有一個機構過去7年專注在中國招收神學生,以函授方式授課。現有2萬1千多人。第二階段(「聖經研究文憑」48學分)畢業了的傳道人有9千多人。當中有7位可以成為神學講師。也預算在三月在上海開始神學碩士的課程。平信徒神學培訓:「培訓班」已成為中國教會的一個特色。過去20多年有無數的「培訓班」在各地進行。這些「培訓班」主要是訓練信徒成為教會領袖或是義工。特別為農村的教會栽培了許多義工。這些「培訓班」的水平並不高,一般只能等於神學証書或普通文憑水準。(我要說這是一個不可停止的工作。海外宣教士和國內的教會領袖必須攜手合作,開辦更多「培訓班」)

C. 四個資源提供:

 

神學工具書、牧養手冊、青年團契資料、主日學教材

神學工具書:

 

一直以來中國的傳道人都在呼籲要求神學參考書或研究聖經的工具書。一些傳道人牧養教會多年,知道不足夠,要求更多的裝備,但是神學工具書缺乏得很。工具書包括:神學和聖經辭典或百科全書、原文字典、新舊約歷史背景和導論書、基本的神學課本、神學課程講義。(為了中國的傳道人有更多的裝備,這些神學工具書只有靠海外繼續提供了)

牧養手冊:

 

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中國的教會似乎是一個開荒的時期。各地教會紛紛建立起來。但是,一進入九十年代中,中國的教會正需要更多的牧養,也面對許多牧養的問題。教導或栽培信徒資料、如何解決教會問題的資料、

青年團契資料: 

 

青年信徒是教會未來的領袖。海外教會因為有青年團契,因此教會領袖後繼有人。中國教會在組織青年團契方面一向疲弱,甚至匆略了。這是因為中國教會在這方面沒有好的訓練和組織。即使有青年團契,也缺乏資料。許多青年團契的負責人不知如何辦好青年團契。(或者現在是時候在中國開展青年團契的工作,提供更多資料給青年團契)

主日學教材:

 

雖然主日學的地位現今仍然沒有公開被承認,但是許多城市和農村的教會已開辦主日學。主日學老師需要更多的訓練、主日學校要求更多的教材。

 

結論:必須跨過的攔阻


1. 生命的擺上:在中國傳福音仍然是一個危險和困苦的工作。隨時會被拘捕、判監、勞改。生活條件也簡單。面對未來,我們要看有多少海內外的宣教士願意為主擺上。


2. 裝備齊全:在中國宣教,要求在文化、語言、聖經、正統的神學方面有更全面的裝備。


3. 經濟的力量:中國的國民收入相比其他國家仍然屬低下層。要應付大量的福音工作,經濟要求也不可少。未來要看海內外信徒的奉獻支持。


4. 政治因素:未來的宗教政策不知會有何變動。一般相信會越來越開放。開放了是否對基督教更有利呢?我們不知道。即使開放了,佛教的影響力也不會小。

各位弟兄姐妹,中國是一個大國家,它的文化、政治、社會結構、思想,告訴我們,特別是宣教士,要在中國把福音傳開,並不可靠一腔熱心,或是一些短宣隊伍,而是要求我們把生命擺上、裝備齊全、有策略和計劃地去為主得著十三億的中國人。

 

 

|출처: 중국선교연구원

출처 : 내 사랑 중국 [MyLoveChina]
글쓴이 : null 원글보기
메모 :